各有关单位:
当前传统网络防御手段局限性凸显,为了企业构建动态、自适应的智能防御体系,精准抵御AI驱动的新型网络攻击,同时帮助人员摆脱重复的人工巡检与威胁分析工作,将精力聚焦于战略层面的安全架构优化与风险预判。中培伟业特邀领域专家,精心打造了“AI赋能网络安全与智能防御”培训课程。于2026年在全国部分城市举办公开课,诚邀您的参与,相关事宜如下:
一、培训背景
随着AI技术深度融入各行业,大模型、智能识别系统、AI供应链等面临对抗样本攻击、数据泄露、模型劫持等新型安全风险。传统安全防护手段无法彻底解决问题,亟需掌握AI安全攻防核心技能的专业人才。
本课程通过“理论+实验+对抗”模式,系统性讲解AI安全漏洞原理、攻击手法及防御策略,覆盖从模型开发到部署的全生命周期安全防护,帮助学员实现从“被动防御”到“主动对抗”的能力跃迁。
二、培训对象
企业网络安全负责人、技术运维人员、IT主管;安全厂商产品研发、技术支持人员、应急响应工程师;高校网络安全、人工智能相关专业教师、科研院所AI安全领域研究人员;政府政务网络运维人员等。
三、培训信息
培训形式:线下面授 + 同步直播
培训班次:
2026年7月25-27日 北京
2026年11月22-24日 杭州
四、培训内容
培训共计3天,每天6小时,具体日程安排如下:
| 日程 | 主题 | 内容 |
| 第一天 AI安全基础攻防 |
一、AI安全核心概念与技术框架 | 理论:LLM OWASP Top10 概念解析与AI训练数据集优化方法 案例:国内首个网络安全开源大模型SecGPT介绍(训练方法与数据优化) 实验:提示词注入有效性验证实验 实验:联邦学习节点投毒攻击仿真实验 |
| 二、常见AI算法原理与安全性剖析 | 理论:深度神经网络模型窃取算法原理 案例:特斯拉Autopilot系统的算法安全争议 案例:工业AI控制系统误判事故案例解析 实验:UTIO音频对抗样本的生成与防御验证实验AI应用风险图谱(硬件-软件-服务-模型) |
|
| 三、AI模型典型风险与基础防御机制 | 理论:构建环节风险与防御:聚焦数据与模型本身的安全 理论:运行应用环节风险与防御:聚焦交互与环境的安全 案例:AI造谣产业链:虚假信息的 “批量生产” 实验:对抗训练提升自研大模型鲁棒性 实验:DP-SGD 保护训练数据隐私 |
|
| 第二天 AI安全赋能技术实践 |
一、AI赋能安全开发与工具链搭建 | 理论:AI赋能安全开发的核心逻辑与技术支撑 案例:AI安全开发平台自建 —— 国内云原生场景落地 实验:AI辅助Python代码SQL注入漏洞检测与修复 实验:基于Jenkins+Snyk AI的安全开发工具链搭建 |
| 二、AI赋能CTF实战分析 | 理论:AI赋能CTF实战的核心逻辑与技术支撑 案例:Hack The Box CTF——AI辅助二进制漏洞利用 实验:AI辅助分析赛题模型训练分享 实验:AI自动化CTF逆向工程解题 |
|
| 第三天 综合攻防与真实场景实战 |
一、动态攻防演练(红蓝对抗) | 理论:攻防演练的核心逻辑与AI赋能路径 案例:某大型金融机构落地AI协助流量分析模型建设 实验:AI辅助蓝队的异常流量检测与响应 实验:AI辅助红队的钓鱼邮件生成与测试 |
| 二、AI攻防真实场景复盘与合规落地案例 | 理论:AI攻防场景分类与合规核心要求 案例:某大型电商平台AI对抗样本攻击复盘与合规整改 案例:某政务单位AI数据隐私泄露复盘与AI监管合规落地 实验:AI安全评估方法与合规审计 |
备注:采用小班制教学,授课过程中,讲师会通过互动提问、组织小组讨论、即时答疑等形式,帮助学员把所学知识转化为可落地的能力。
五、培训教师
➤ 方老师 | 勒索治理领域专家
方老师是安全体系化建设导师、政企机构安全顾问,同时担任国家级网络安全攻防演练技术负责人,拥有多年一线实战经验。他不仅在疫情期间协助近千家单位处理勒索病毒应急事件并完成数据恢复,还自研了一整套数据安全/勒索防范类产品,配套安全领域体系化课程材料。
擅长通过技术分析解决各类网络安全事故难点,能提供从0-1的安全体系搭建指导与行业前景风险分析。依托国企央企客户资源与覆盖多行业的商业网络,方老师已与多家国内知名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可深入洞察客户数据安全需求,从技术角度定制解决方案,凭借优质产品与服务赢得客户信任。
➤ 徐老师 | 国内某top10安全公司特聘安全讲师
擅长课程:Web、渗透测试、安全研究、漏洞挖掘、代码审计擅长Web方向。
项目经历:在Web方向的php代码审计尤为擅长,曾参与审计某司自研项目并审计到高危漏洞。有丰富的政府,内网、外网项目渗透经验。多次在CTF比赛中获取名次,并担任出题者和裁判。发表过关于《基于网页脚本的XSS攻击的分析与防御》的期刊,并被收录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六、培训收益
1.掌握AI安全核心漏洞:深入理解大模型提示词注入、梯度泄露、供应链攻击等前沿风险;
2.攻防实战能力提升:通过实验复现主流攻击(如对抗样本生成、模型逆向工程),设计针对性防御方案;
3.合规与隐私保护:学习AI数据脱敏、联邦学习、差分隐私等技术,满足GDPR等法规要求;
4.红蓝对抗思维升级:通过分组演练,模拟真实场景下AI系统攻防对抗,提升应急响应能力。
七、证书颁发
参加培训并通过考试的学员,将获得由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与考试中心统一颁发的《网络安全红蓝对抗技术(高级)》职业能力证书。证书长期有效,相关信息可随时登录中心官网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