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认证

CDAM数据资产管理师行业背景分析

2025-02-12 09:30:00 | 来源:企业IT培训

数字经济正成为重组全球要素资源、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改变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而有着“数字经济时代石油”之称的数据,如今已成为继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后的第五大生产要素。我国是全球数字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根据《数字中国发展报告(2022年)》显示,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已超过50万亿元,数字经济占GDP比重达到41.5%,位居世界第二位。

数据资产和普通资产相比,在确权、评估、评价和管理模式上有着很大的差异。当前数据要素、数据资源、数据资产、数据产品等概念使用较为混乱,存在不规范、不统一的问题。因此明确数据要素、数据资产的概念和边界、识别数据资产的权利和权属特征、确定数据资产的价值和评估路径等方面政策和标准的出台,以及数据资产领域专业化人才的培养,对于实现数据资产入表和数据要素的内在价值有着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

2024年1月1日起,财政部制定印发的《企业数据资源相关会计处理暂行规定》正式施行,以数据资产计入财务报表为起点,数据价值将通过数据创新应用、数据流通交易等方式,有效助力企业可持续发展。

人工智能和信息大爆炸时代,数据资源作为企业不可或缺的发展因素,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一种可重复组合和利用的无形资产,如何做好数据安全、数据有效利用、数据价值评估等工作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公司未来的决策和发展。数据资产是企业可持续发展过程中不容忽略的重要因素。

行业背景-国家关于数据要素及数据管理政策

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是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基础,已快速融入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和社会服务管理等各个环节,深刻改变着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社会治理方式。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 的意见》 、《企业数据资源相关会计处理暂行规定》等重要文件的对外发布, 将数据要素资产化、市场化推向新的高度,对激发数据要素的内在作用,促进数字技术赋能实体经济,加快中国经济的结构转型和高质量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

多项政策的出台,不仅凸显了国家对数据要素的高度重视,更是在战略高度上强化了完善数据要素属性和市场流通性的重要意义,明确了数据要素市场体制机制建设的方向和重点改革任务,坚定了产业界推进数字化转型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