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IL运维的八大核心流程围绕IT服务全生命周期展开,涵盖从战略规划到持续改进的关键环节,其具体的流程及核心价值如下:
1.服务策略(Service Strategy)
核心价值:将业务目标与IT服务能力对齐,明确服务定位与价值主张。通过评估市场机会、客户需求及竞争环境,制定服务战略框架,例如某企业通过ITIL®服务策略明确“以自动化运维降低人工成本30%”的量化目标。
关键活动:服务组合管理、需求管理、财务管理、业务关系管理。
2.服务设计(Service Design)
核心价值:将服务策略转化为可落地的技术方案,确保服务满足可用性、安全性及合规性要求。例如设计混合云架构时,需通过SLA定义明确故障恢复时间(RTO)与数据丢失容忍度(RPO)。
关键活动:服务目录设计、技术架构设计、容量规划、可用性设计、信息安全管理。
3.服务转换(Service Transition)
核心价值:通过标准化流程降低新服务上线风险,确保变更可控。例如某银行采用蓝绿部署策略,在生产环境并行运行新旧版本,通过自动化测试验证后切换流量,实现零故障发布。
关键活动:变更管理、发布管理、配置管理、知识管理、服务验收测试。
4.服务运营(Service Operation)
核心价值:保障IT服务7×24小时稳定运行,快速响应并解决故障。例如某电商通过智能运维平台实现告警聚合与根因分析,将故障定位时间从2小时缩短至15分钟。
关键流程:事件管理、问题管理、请求履行、访问管理、日常运维。
5.持续服务改进(Continual Service Improvement,CSI)
核心价值:基于数据驱动优化服务流程,形成PDCA闭环。例如某企业通过服务台数据发现“密码重置”请求占比40%,遂引入自助密码重置工具,使一线支持效率提升60%。
关键活动:服务测量、服务报告、改进计划制定与执行。
6.配置管理(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核心价值:建立IT资产全生命周期数据库,支撑变更与故障排查。例如某运营商通过CMDB实现网络设备配置自动备份,在某次误操作后10分钟内完成配置回滚。
关键活动:配置项识别、关系建模、状态跟踪、审计与合规。
7.变更管理(Change Management)
核心价值:通过标准化流程控制变更风险,避免“变更引发故障”的恶性循环。例如某金融企业实施变更分级审批制度,重大变更需经CAB(变更咨询委员会)评审,使变更失败率降低75%。
关键活动:变更请求提交、影响评估、计划制定、审批、实施与验证。
8.发布管理(Release Management)
核心价值:确保软件版本从开发到生产的平稳交付,避免“带病上线”。例如某车企采用金丝雀发布策略,先向1%用户推送新版本,监控无异常后逐步扩大范围。
关键活动:发布计划制定、构建与测试、部署、早期支持、最终验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