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性能调优是一个系统性工程,需从多个维度进行优化。
一、SQL查询优化
执行计划分析:使用EXPLAIN检查SQL执行计划,重点关注type列避免全表扫描
字段选择性查询:避免SELECT *,仅查询必要字段以减少数据传输量
查询结构优化:优先使用JOIN替代子查询,提升执行效率
二、索引优化
索引创建原则:在WHERE、ORDER BY等高频条件字段建立索引,遵循最左匹配原则
索引维护:定期执行ANALYZE TABLE更新统计信息,避免索引失效
索引类型选择:根据数据特征选择B+树等合适索引结构,平衡查询与写入性能
三、表结构设计
字段类型优化:使用最小数据类型(如TINYINT替代VARCHAR)节省存储空间
引擎选择:优先使用InnoDB引擎并开启innodb_file_per_table实现表独立存储
四、系统配置调优
缓冲池设置:调整innodb_buffer_pool_size为物理内存70%-80%
连接管理:优化操作系统连接数、超时回收等参数
锁机制优化:合理使用事务锁减少阻塞,平衡并发与性能
五、架构扩展
读写分离:主库处理写操作,从库分担读请求
分库分表:按业务垂直拆分或按数据量水平拆分
缓存层引入:对热点数据使用Redis缓存降低数据库压力
六、持续监控
慢查询日志:定期分析并优化慢SQL
性能基线:建立监控指标对比优化前后的性能变化
调优需遵循"分析-优化-验证"闭环,不同场景需针对性调整组合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