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系统战略规划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企业系统规划法(BSP)
定义:是企业战略数据规划方法和信息工程方法的基础,通过全面调查分析企业信息需求来制定信息系统总体方案。
步骤:包括定义管理目标、管理功能、数据分类和信息结构等,前期需确定规划范围、搜集数据、制定计划等;接着进行定义过程,如战略计划与管理控制过程、产品服务过程和支持性资源过程等;然后定义数据类,可采用实体法和功能法互相参照归纳;再分析现有系统对过程的支持和当前数据使用情况;确定管理部门对系统的要求后提出判断和结论;最后定义信息总体结构,确定优先顺序,评价信息资源管理工作,制定建议书和开发计划并形成成果报告。
2、关键成功因素法(CSF)
定义:通过分析企业成功的关键因素,围绕这些关键因素识别企业的主要信息需求和相关工作的规划方法。
实施步骤:首先了解企业的战略目标,确保信息系统规划与组织目标一致;然后识别关键因素,这些因素通常与企业战略规划密切相关;最后根据关键因素确定信息需求。
3、战略集合转化法(SST)
定义:将企业战略看成是一个信息集合,包括使命、目标、战略等,通过将组织的战略集合转换为信息系统战略集合来规划信息系统。
步骤:先识别和阐明企业的战略集合,然后将组织的战略集合转换为信息系统战略集合,最后反复完善、修改并提交评审,选出最佳方案送主管审批。
4、战略数据规划法(SDP)
定义:采用自顶向下进行全局规划,自底向上进行详细规划的方法,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构成因素。
执行过程:包括建立企业模型,注意识别关键成功因素;设计主题数据库,其具有面向业务主题、信息共享、一次一处输入系统和由基本表组成等特征;进行企业的实体分析、实体活动分析、企业重组和分布数据规划。
5、信息工程方法(IE)
定义:一种面向企业信息系统建设的方法,基础是 BSP 和 SDP 方法,自上而下把整个信息系统的开发过程分为信息战略规划阶段、业务领域分析阶段、系统设计阶段和系统构件阶段。
信息战略规划流程:评估企业的信息需求,建立企业总体信息系统结构、企业业务系统结构和企业技术结构,并不断提高信息战略规划。
6、价值链分析法
定义:在综合考虑企业内外环境的情况下,以集成为核心,围绕其他战略需求进行信息系统规划的方法。
特点:强调从原材料到成品的生产过程中哪些是增值的活动,哪些是非增值的活动,关注企业内部各项活动之间的联系以及企业与外部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