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PMP(项目管理专业人士)认证的知识体系中,常用的冲突管理方法主要有五种,分别是:
一、撤退/回避(Avoidance)
定义:从实际或潜在的冲突中退出,将问题推迟到准备更充分的时候,或者将问题推给其他人员解决。
适用场景:当冲突双方情绪高涨,无法理性讨论时,或者冲突的问题暂时无法解决,需要更多时间准备信息时。
优点:为冲突双方提供冷静的时间和空间,避免冲突升级。
缺点:未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可能导致冲突在未来再次爆发。
二、缓和/包容(Smoothing)
定义:强调一致而非差异,通过退让一步来维持和谐与关系,考虑其他方的需要。
适用场景:冲突双方对问题本身没有太大的分歧,但情绪上的对立较为严重的情况。
优点:能够迅速平息冲突,维护团队的和谐氛围。
缺点:可能导致问题没有得到彻底解决,只是暂时被掩盖起来;长期采用可能让团队成员觉得不公平,影响团队士气和工作效率。
三、妥协/调解(Compromise)
定义:为了暂时或部分解决冲突,寻找能让各方都在一定程度上满意的方案。
适用场景:资源分配、进度安排等方面的冲突,需要平衡各方利益时。
优点:能够平衡各方的利益,减少冲突带来的负面影响。
缺点:可能导致各方都不完全满意,只是勉强接受了一个折中的方案;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可能影响项目进度。
四、强迫/命令(Forcing)
定义:以牺牲其他方为代价,推行某一方的观点,通常利用权力来强行解决紧急问题。
适用场景:紧急情况下,当其他方法都无法解决问题时。
优点:可以快速地解决问题,面向决策。
缺点:通常会导致“赢输”局面,损害团队成员之间的关系,应谨慎使用。
五、合作/解决问题(Collaboration)
定义:综合考虑不同的观点和意见,采用合作的态度和开放式对话,引导各方达成共识和承诺。
适用场景:几乎所有类型的冲突,尤其是需要长期合作和共赢的情境。
优点:能够带来双赢的局面,增强团队成员之间的信任和合作,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缺点:可能需要更多的时间和资源来达成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