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

Oracle数据库的体系结构介绍

2024-06-13 18:00:00 | 来源:企业IT培训

Oracle数据库的体系结构复杂且功能强大,旨在提供高效、可靠和可扩展的数据管理。以下是Oracle数据库体系结构的主要组件和它们的功能:

1、物理结构

数据文件(Data Files)

存储数据库中的实际数据。每个表、索引和其他数据对象都存储在数据文件中。数据文件与表空间(Tablespace)相关联,一个表空间可以包含多个数据文件。

控制文件(Control Files)

记录数据库的物理结构。包含数据库名、创建时间、数据库文件和重做日志文件的位置等信息。每次数据库启动时,Oracle会读取控制文件。

重做日志文件(Redo Log Files)

记录所有对数据库的更改。用于数据恢复,确保在系统故障时数据不丢失。包含多个重做日志组,每个组包含一个或多个重做日志成员。

参数文件(Parameter Files)

初始化参数文件(init.ora)和服务器参数文件(spfile)。存储数据库初始化参数,用于控制数据库行为。

归档日志文件(Archived Redo Log Files)

重做日志的备份。在重做日志文件满了之后,将其归档到归档日志文件中,以便于恢复和备份。

密码文件(Password File)

存储数据库管理员的用户名和密码,用于远程数据库管理。

2、逻辑结构

表空间(Tablespaces)

逻辑数据存储单位。用于将数据库划分为更小的逻辑存储区,以便更好地管理。一个表空间可以包含多个数据文件。

段(Segments)

存储数据库对象的逻辑存储结构,如表段、索引段等。每个段包含多个区。

区(Extents)

连续的数据块集合。每个段由一个或多个区组成。

数据块(Data Blocks)

数据库存储的最小单位。一个数据块对应于操作系统中的一个或多个块。

3、内存结构

系统全局区(SGA,System Global Area)

共享内存区,在数据库启动时分配,存储大多数Oracle数据库操作所需的数据和控制信息。

主要组件包括:数据库缓冲区缓存(Database Buffer Cache):缓存从数据文件读取的数据块。

共享池(Shared Pool):缓存SQL解析后的执行计划和数据字典信息。

重做日志缓冲区(Redo Log Buffer):缓存重做日志条目,在事务提交前写入重做日志文件。

大池(Large Pool):用于RMAN备份和恢复操作、大型并行查询操作等。

Java池(Java Pool):用于存储Java代码和数据。

程序全局区(PGA,Program Global Area)

每个服务器进程私有的内存区,包含会话相关的数据和控制信息。

主要组件包括:会话内存:存储会话状态信息。

私有SQL区:存储每个用户执行的SQL语句和游标信息。

排序区:用于排序操作和哈希联接等。

4、进程结构

用户进程(User Processes)

代表用户连接到Oracle数据库的进程。每个用户进程对应一个用户会话。

服务器进程(Server Processes)

处理用户进程的请求。可以是专用服务器进程或共享服务器进程。

后台进程(Background Processes)

执行各种维护任务,确保数据库的正常运行。常见的后台进程包括:

数据库写进程(DBWn):将缓冲区缓存中的脏数据块写入数据文件。

日志写进程(LGWR):将重做日志缓冲区中的重做日志条目写入重做日志文件。

系统监控进程(SMON):执行数据库恢复和清理等任务。

进程监控进程(PMON):清理失败的用户进程并释放资源。

检查点进程(CKPT):负责更新控制文件和数据文件头中的检查点信息。

数据库监听进程(Listener)

接受用户连接请求并将其分配给适当的服务器进程。

5、Oracle实例

实例(Instance)

由SGA和后台进程组成。一个数据库可以由一个或多个实例访问,每个实例都是一个独立的内存结构和进程集合。

通过上述结构,Oracle数据库能够高效、可靠地管理和存储大量数据,支持复杂的业务应用。理解这些结构有助于数据库管理员和开发人员优化数据库性能、确保数据安全和实施有效的数据管理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