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设计

【中培课堂】详解产品经理在工作中应该避开的误区

2017-01-19 10:41:53 | 来源:中培企业IT培训网

产品经理虽然被视为一种比较基础的工作岗位,但其工作中还是经常会面对很多复杂的问题。中培伟业《卓越的产品经理》培训专家郭老师指出,在过去十几年中国互联网企业往往是流量驱动的运营模式,通过投放、地推等方式获取用户进入产品内,进而希望一部分用户最终转化为付费用户。近几年,随着市场成本的提高,这种粗放式的流量模式不可持久。尤其是在大企业(资金充足占领了主要的市场渠道后,对于中小型企业再花多少资金去获取流量都是不现实的。

郭老师指出,我们逐渐提出以产品设计、产品运营为王的理念。在美国硅谷非常流行的 Growth Hacker 概念的核心就是海盗法则——AARRR 模型,该模型就是以产品设计和运营为核心,获取用户,迅速转化,提高留存,然后变现和传播。这些都是以产品设计和运营为核心的

 当然,无论是之前的流量为王,还是现在的产品设计和运营为王,其核心都在转化上。

以公司为例,经常以营业额或者变现作为一种核心转化。市场部门,关注不同渠道流量的转化和注册。工程部门,优化创新产品也是为了更好的用户体验,从而帮助用户完成核心的转化。至于销售就更加直接了,在这里客服也充当了以服务为核心的转化,因为用户的留存本身就是服务于营业额的。转化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点,帮助企业和团队去优化和排优相应的产品和服务。

  常见的转化思维误区

通过上面的分析,大家对转化与日常业务决策之间的联系肯定有更深的理解。但是仍然存在一些思维的误区值得注意,这也是我们与客户沟通的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在这里和大家分享一下。

  误区一:高流量=高转化

我们经常听见这样的论证:某某渠道的流量非常大,所以需要更多的预算资源投入。在这种逻辑下,流量似乎成了衡量效果的唯一标准;而实际上根据相应的数据分析结果,了解各个渠道对于核心转化的贡献,才可能做出对应的决策。

流量大小和转化效果之间的关系微乎其微,高流量≠高转化。我们在关注流量大小的同学,更要关注其转化效果,这样评价渠道的效果才比较合理。

  误区二:只关心总体转化率?

我们经常只关心一个渠道的总体转化率,例如下图的转化漏斗(左侧是谷歌渠道,转化率为 10.1%;右侧是微信渠道,转化率为 9.57%)中两种渠道的转化率类似。如果只看总体的转化率,在资源分配上就没有太大差异。

实际上我们将每个步骤的转化率算出来,可以发现很多细节问题。假如我们的注册流程有 4 个步骤,中间存在 3 个转化率。如上图,我们发现谷歌渠道的第一步转化率(10.1%)明显低于微信的第一步转化率(42.9%),但是谷歌渠道的最后一步转化率(93%)明显高于微信渠道的最后一步转化率(53.7%)。看似差不多的总体转化率,如果具体分析每一步,看到的是完全不一样的原因。

对于产品或者运营来说,谷歌渠道我就要针对性优化注册的第一步转化,而对于微信我们就需要针对性优化最后一步转化。这么细节的东西,也往往是我们容易忽略的。在注册转化,或者订单转化中,我们需要深究用户转化路径中的每一个步骤,分析其中有无可以改进的点。

  误区三:转化率的提升=用户体验的改善

转化率与用户体验之间是有一些微弱的联系的。一般来说,用户体验改善了,用户就会经常使用我们的产品;这个时候我们通过提供完善的信息和较大的注册、购买按钮,用户就很容易去点击,对应的转化率势必跟着提升。但郭老师指出,这两者不是完全关联的。她最后总结道,转化率虽然是产品经理应该注重的要素,但一定要对其形成正确的认知,这也是成为卓越产品经理的必备能力。

标签: 产品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