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培伟业IT常青树专家认为,人工智能的发展正进入新阶段,呈现出深度学习、跨界融合、人机协同、群智开放和智能操作等特征。与所有颠覆性技术一样,新一代人工智能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因此需要统筹谋划、科学引导。
为抢占人工智能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构筑我国人工智能发展的先发优势,国务院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规划》中对把握全球人工智能发展态势,找准突破口和主攻方向,全面增强科技创新基础能力,全面提升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应用智能化水平做出了重要指示。并对人工智能科技创新体系、高端人才队伍培养、培育高端高效的智能经济、建设安全便捷的智能社会等做出了重要部署意义。
规划定位
规划定位于以加快人工智能与经济、社会、国防深度融合为主线,以提升新一代人工智能科技创新能力为主攻方向,构建开放协同的人工智能科技创新体系,把握人工智能技术属性和社会属性高度融合的特征,坚持人工智能研发攻关、产品应用和产业培育“三位一体”推进,全面支撑科技、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
三个阶段
《规划》明确了我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战略目标:
2020年
· 人工智能总体技术和应用与世界先进水平同步
· 人工智能产业成为新的重要经济增长点
· 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成为改善民生的新途径
2025年
· 人工智能基础理论实现重大突破
· 部分技术与应用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 人工智能成为我国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的主要动力
· 智能社会建设取得积极进展
2030年
· 人工智能理论、技术与应用总体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成为世界主要人工智能创新中心
六大任务
《规划》提出六个方面重点任务:
一、构建开放协同的人工智能科技创新体系,从前沿基础理论、关键共性技术、创新平台、高端人才队伍等方面强化部署。
二、培育高端高效的智能经济,发展人工智能新兴产业,推进产业智能化升级,打造人工智能创新高地。
三、建设安全便捷的智能社会,发展高效智能服务,提高社会治理智能化水平,利用人工智能提升公共安全保障能力,促进社会交往的共享互信。
四、加强人工智能领域军民融合,促进人工智能技术军民双向转化、军民创新资源共建共享。
五、构建泛在安全高效的智能化基础设施体系,加强网络、大数据、高效能计算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升级。
六、前瞻布局重大科技项目,针对新一代人工智能特有的重大基础理论和共性关键技术瓶颈,加强整体统筹,形成以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科技项目为核心、统筹当前和未来研发任务布局的人工智能项目群。
保障体系
《规划》强调,要充分利用已有资金、基地等存量资源,发挥财政引导和市场主导作用,形成财政、金融和社会资本多方支持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格局,并从法律法规、伦理规范、重点政策、知识产权与标准、安全监管与评估、劳动力培训、科学普及等方面提出相关保障措施。
产业举措
成为世界主要人工智能创新中心,意味着我国人工智能产业竞争力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智能经济、智能社会取得明显成效,为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和经济强国奠定重要基础。实际上,科技业界早已在自发布局人工智能产业。在科技产业领域,算法、数据、计算力和应用已经或正在为AI落地准备充足的弹药,语音识别、手势控制、语音翻译、图像识别以及大数据可视化和可视分析等等人工智能技术,在社会生产、生活中也有了广阔用武之地。所以,人工智能之路与此次《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中国家对未来人工智能人才技术积累、建设智能经济和智能社会的设想是高度呼应的。
举例
1、京东
一个月前,京东发起了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创新联盟,携手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及洪泰智造工场、英特尔、浪潮、科大讯飞、搜狗、光标资本等机构及企业,联盟成员超百家,旨在共同推动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发展。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京东也已经组建了以大量科学家为主的人工智能研发队伍。
2、顺丰
顺丰拥有中国物流领域最完整、最精准、价值链最长的数据,坚实的大数据基础和广泛的应用场景为顺丰在人工智能领域技术,从研发到实践全过程提供了独特的优势,这也是使顺丰有机会成为人工智能领域最具有广度和深度的实践者与推动者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顺丰已经率先在国内实践了以无人车、无人机、无人仓等为代表的智能仓储物流技术;同时,同一体系下的顺丰依靠大数据能力也很早就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到了金融和消费领域。这些成果,恰好呼应了日前国务院印发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中对未来智能经济、智能社会的设想。
走向未来
“新一代人工智能正在加速向制造业等行业渗透,来推升新经济,向智能化加速跃升。”可见人工智能已经成为新经济的代表。
举例
智慧云制造
“智慧云制造”是云计算在制造领域的落地和拓展,是实施“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制造”行动计划的一种智能制造模式和手段。
多年来,国家科技计划持续支持人工智能相关技术的研发,并取得重要进展。应该看到,我国人工智能整体发展水平与世界领先国家相比仍存在差距。比如,缺少重大原创成果,在基础理论、核心算法以及关键设备、高端芯片、重大产品与系统、基础材料、元器件、软件与接口方面差距较大;科研机构和企业尚未形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生态圈和产业链,缺乏系统超前研发布局;尖端人才远不能满足需求。
解决办法:针对薄弱环节,规划强调
一方面,将构建开放协同的人力智能科技创新体系,从前沿基础理论、关键共性技术、创新平台、高端人才队伍等方面强化部署。
另一方面,培育高端高效的智能经济,发展人工智能新兴产业,推进产业智能化升级,打造人工智能创新新高地。
结语
在未来,我国各行业企业必须根据规划要求,以加快人工智能与经济、社会、国防深度融合为主线,以提升新一代人工智能科技创新能力为主攻方向,构建开放协同的人工智能科技创新体系,把握人工智能技术属性和社会属性高度融合的特征,坚持人工智能研发攻关、产品应用和产业培育“三位一体”推进,全面支撑科技、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